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qqbaobao負責整理代發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系客服處理。
網站微信客服:wwwQQBAOBAO
展開
2017年重慶市巴蜀中學中考物理二模試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1.下列數據最接近實際的是( ?。〢.九年級物理書的寬度約為19cmB.我國1元硬幣的質量約為60gC.教室用日光燈電功率約為400WD.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時間約為10s2.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屬于光的折射現象的是( ?。〢.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B.盧溝橋在水中形成“倒影”C.放大鏡將文字放大D.小狗經小孔形成“倒立的像”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〢.固體很難被拉長,是由于分子運動造成的B.炎熱的夏天,在地面上灑水降溫是利用了液化吸熱C.一杯冰水混合物溫度沒有改變則其內能一定沒變D.打開醋瓶的瓶蓋后,屋里彌漫著醋味,這說明醋分子不停地運動4.無線充電是一種增加手機續航時間的方式,如圖甲.其技術的原理是,電流流過送電線圈產生磁場,受電線圈靠近該磁場時就會產生電流,給智能手機充電,如圖乙.受電線圈處用到了圖哪個實驗的原理( ?。┑?4頁(共34頁),A.B.C.D.5.在蹦床比賽中,運動員從空中落到蹦床上并將蹦床下壓到最低位置的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〢.運動員的慣性越來越大B.運動員的重力勢能一直在減小C.運動員剛要接觸到蹦床時速度最大D.蹦床被壓到最低位置時,運動員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6.如圖,用水平拉力F拉上表面粗糙程度各處相同的物體A,使其在水平地面上勻速運動,當物體B靜止不動時,與水平繩相連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關于該狀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不計繩和彈簧測力計重)( ?。〢.A對B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B.B對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C.B對A的摩擦力與水平拉力F的合力為零D.彈簧測力計對B的拉力等于于A對B的摩擦力7.如圖,用滑輪組提升重物時,將重60N的物體在10s內勻速提升了3m,已知動滑輪重為10N(不計繩重和摩擦),則提升重物的過程中正確的是( ?。┑?4頁(共34頁),A.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60%B.繩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為30NC.提升物體的過程中所做額外功為60JD.繩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為21W8.如圖甲是燈泡L和電阻R的I﹣U關系圖象.將L和R以兩種不同的方式接在同一電源上,如圖乙和丙.若乙圖中U1:U2=m,丙圖中I1:I2=n,則下列關系式中正確的是( ?。〢.m=nB.m<nC.m>nD.mn=1 二、填空作圖題(本題共6個小題,每空、問1分,共12分)9.一節干電池電壓為 V;生活中安全用電的原則是: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 高壓帶電體.10.如圖是2017年4月27日“天舟一號”和“天宮二號”成功對接的情景,對接后若以“天宮二號”為參照物,則“天舟一號”是 的;天空二號在太空中10min可以繞地球飛行約4000km,則它的飛行速度約為 km/h,所以它大致90min可繞地球一周.11.有些小汽車的尾部設計有“導流板”(形狀是上平下凸,如圖),高速行駛時,氣流對導流板上表面的壓強 對導流板下表面的壓強(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這樣 第34頁(共34頁),(選填“增大”或“減小”)地面對汽車輪胎的摩擦力,從而使汽車的行駛更加平穩.12.如圖,電源兩端電壓U=3V保持不變.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滑動變阻器滑片P在AB中點時,電壓表示數為U1,電流表示數為I1;當滑動變阻器滑片P移至B端時,電壓表示數為U2,電流表示數為I2.當開關S1、S2都閉合,滑動變阻器滑片P移至A端時,電流表示數為I3.已知:R2=1Ω,U1:U2=3:4,I2:I3=1:6.則I1:I2= ,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滑動變阻器滑片P在中點時,通電1min,電路消耗的電能是 J.13.2017年5月5日14:00,借助兩臺強有力的噴氣式發動機,國產C919大型客機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滑行,加速,當升力大于自重時沖破薄霧騰空而起.飛行高度為3000m,試飛科目有勻速直線巡航飛行,緩慢推拉油門,三向脈沖操作,小范圍滾轉,小范圍協調側滑等.整個過程利用無線電裝置將飛機內、外攝像頭拍攝的飛機起落架和艙內畫面及機身各個傳感元件采集的數字信息傳回到地面指控中心,實現了實時的數據跟蹤與分析.飛機仔江蘇省啟東市上空持續飛行79min后成功降落,圓滿完成飛行任務.值得重慶人民驕傲的是占全機身結構的30%左右的鋁鋰合金有我市西南鋁業加工廠獨家提供,有效的降低了飛機的重量,增加了飛機的使用壽命.C919的首飛成功標志著我國在商用飛機項目上獲得了重大突破,舉國人民無不感到歡欣與鼓舞.請指出與上述有關的物理現象,并指出對應的物理知識.(不得與示例重復)示例:物理現象:飛機獲得升力;物理知識:空氣流速越大,氣壓越小作答:物理現象: ??;物理知識: ?。?4頁(共34頁),14.在某家庭電路中,開關S控制燈泡L.請在圖中將開關S和燈泡L連接成照明電路.15.如圖,F、F’是凸透鏡的焦點,P、P’是2倍焦距處,請畫出光線PA經經凸透鏡后的出射光線. 三、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共22分)16.小安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將焦距為10cm的薄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線處,將點燃的蠟燭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至65cm刻度線處,蠟燭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圖.請結合此實驗完成下列問題:①如圖所示的實驗現象能夠說明 的成像特點.(選填選項前的字母)A、照相機B、幻燈機C、放大鏡D、潛望鏡②保持透鏡在50cm刻度線處不動,將點燃的蠟燭放在光具座上28cm刻度線處,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進行的操作及光屏上像的大小變化情況是 ?。ㄟx填選項前的字母)A、光屏左移,像變小B、光屏右移,像變小C、光屏左移,像變大D、光屏右移,像變大③第34頁(共34頁),保持如圖蠟燭和凸透鏡位置不動,把小安同學的眼鏡取下來放在凸透鏡的左側,將光屏移到77cm處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地像.小芳同學是 ?。ㄟx填“近”或“遠”)視眼.17.如圖甲,是李輝“探究冰塊熔化規律”的實驗,圖乙是根據實驗數據描繪出的該物質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①實驗中使用的溫度計是根據 的原理制成的.②由圖乙可知,該物質是 ?。ㄟx填“晶體”或“非晶體”).③如果物質在單位時間里吸收得熱量相等,則物質在AB段的比熱容 ?。ㄟx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質在CD段的比熱容.18.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時,小麗提出如下猜想:猜想一:浮力的大小跟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猜想二:浮力的大小跟液體的密度有關;猜想三:浮力的大小跟物體的密度有關.(1)小麗用重為3.2N的物體A做了如圖甲、乙、丙的實驗,該實驗驗證了猜想 是正確的.實驗中,物體A浸沒時受到的浮力為 N,方向 ,物體A的密度為 kg/m3.(2)小麗驗證猜想二時,根據測得的實驗數據描繪出浮力與液體密度的關系圖,她分析后發現,由于誤將物體受到的拉力當做了浮力,導致圖象甲未經過坐標原點.由此可推斷: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系圖象應該是 ?。ㄟx填“甲”、“乙”或“丙”).由此說明當其他條件相同時,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浸入的液體的密度成 ?。?4頁(共34頁),(3)為驗證猜想三,小麗選用了與物體A密度不同的物體B進行實驗,她將物體B逐漸浸入水中,容器中的水面上升至圖示O位置時,彈簧測力計示數變為0,如圖?。〕鑫矬wB,小麗又將物體A緩慢浸入水中,她在水面上升到 ?。ㄟx填“O點之上”、“O點”或“O點之下”)位置時,讀取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以便判斷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密度是否有關.同組的其他同學認為小麗的這個實驗在操作上有一定的難度,不容易控制并有明顯的誤差,并提出了多種改進意見,你認為合理的是 ?。瓵、選兩個質量相等,密度不同的實心物體,分別浸沒在水中,比較浮力大小B、選兩個體積相等,密度不同的實心物體,分別浸沒在水中,比較浮力大小C、選兩個密度相等,體積不同的實心物體,分別浸沒在水中,比較浮力大?。?9.小華和小明在“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器材如下:待測小燈泡(額定電壓為3.8V)、電源(電壓恒為6V)、滑動變阻器(20Ω1A)、開關各一只,導線若干.(1)他們將實驗器材連接成了如圖1電路,閉合開關后發現燈不亮,只有 ?。ㄟx填“電流”或“電壓”)表有示數.(2)小明想重新連接電路旁邊的小華攔住他,認為不用重新連接,只需改動一根導線,即可使電路連接正確.請你在應改動的導線上打“×”,并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在原圖上畫出正確的接法.(3)電路連接正確后,小明開始實驗.閉合開關電壓表示數為2.2V,則應向 ?。ㄟx填“A”或“B”)調節滑片,直至燈泡正常發光,電流表示數如圖2,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W.(4)在實驗過程中小明和小華還發現,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時,電壓表的示數很難準確達到3.8V.經過討論他們發現只要再(2)小問改接正確的電路上將電壓表改接到 兩端,就能減小實驗誤差.改接后能減小實驗誤差的原因是 ?。?)小明和小華通過分析認為,如果增加已知阻值的定值電阻R0,只利用一只電流表,通過簡單操作(開關S接“a”“b”各一次)就能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圖3甲、乙是他們設計的兩個電路圖,其中能完成測量的是電路圖 ?。ㄟx填“甲”“乙”或“都可以”).第34頁(共34頁),(6)小明和小華還想探究“在電壓一定的情況下,電流與電阻的關系”,于是將(2)小問改接正確的電路中的小燈泡換成阻值分別為10Ω、8Ω、6Ω、4Ω的四個定值電阻,其余連接均不變.在實驗中,將4個定值電阻依次接入電阻,調節滑動變阻器使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保持某個值U0不變,為了能夠順利得到4組I、R數據,完成實驗,該電壓U0的取值范圍是: ?。∷?、計算題(6+8+8=22分)20.圖甲是小燈泡L中的電流隨它兩端電壓變化的圖象.將小燈泡L接入圖乙所示的電路中,電源兩端電壓為4V且不變,電阻R的阻值為40Ω.求:(1)只閉合開關S,小燈泡L實際消耗的電功率P.(2)閉合開關S和S1,電流表的示數I.第34頁(共34頁),21.如圖甲是電熱水龍頭,即開即熱、冷熱兼用.如圖乙是它的電路原理圖,R1、R2為電熱絲,通過旋轉手柄帶動開關S在1、2、3之間接通對應的電路,從而實現冷水、溫水、熱水之間的切換.它的有關技術參數如表.求:(1)電熱絲R1的阻值?(2)熱水的功率看不清了,小明關閉了他家的其他用電器,當水龍頭放熱水時,正常工作3min,發現家中標有2000r/kW•h的電能表轉動了420圈,則燒熱水的功率是多少?(3)當S接2時,若水龍頭進水口的溫度為20℃,出水口的溫度為30℃,1min出水2kg,此時該水龍頭的電熱效率?[c水=4.2×103J/(kg•℃)]額定功率溫水2000W熱水額定電壓220V第34頁(共34頁),22.如圖甲,水平地面上有一底面積為400cm2,重為2N的圓柱形容器(容器重和容器壁厚度不計),容器內盛有20cm深的水,一個量程選擇合適的彈簧測力計下端用細線掛著一個邊長為10cm的不吸水的正方體物塊緩慢放入水中,物塊的上表面與水面剛好相平,此時測力計示數為10N,如圖乙.已知在一定范圍內,彈簧受到的拉力每減少1N,彈簧的長度就縮短0.6cm.(g=10N/kg)求:(1)圖甲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是多少?(2)物體的密度是多少?(3)圖乙中從容器內向外緩慢抽水,直至物塊有一半浸在水中,此時容器對桌面的壓強? 第34頁(共34頁),2017年重慶市巴蜀中學中考物理二模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1.下列數據最接近實際的是( ?。〢.九年級物理書的寬度約為19cmB.我國1元硬幣的質量約為60gC.教室用日光燈電功率約為400WD.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時間約為10s【考點】J7:電功率;23:質量的估測;61:時間的估測;63:長度的估測.【分析】首先要對選項中涉及的幾種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需要進行相應的換算或轉換,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解答】解:A、九年級物理書的寬度約為19cm,符合實際;故A正確;B、我國1元硬幣的質量約為6g;故B錯誤;C、教室用日光燈電功率約為40W;故C錯誤;D、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時間約為2s左右;故D錯誤;故選A. 2.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屬于光的折射現象的是( ?。〢.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B.盧溝橋在水中形成“倒影”第34頁(共34頁),C.放大鏡將文字放大D.小狗經小孔形成“倒立的像”【考點】AM:光的折射現象及其應用.【分析】解答此題從以下知識點入手:(1)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光沿直線傳播的實例有:小孔成像、激光準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光照在不同介質面上時,會發生反射現象,平面鏡成像就是具體應用;(3)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光的傳播方向就會發生偏轉,即光的折射現象,凸透鏡成像就是具體應用;【解答】解:A、手在屏幕上形成“手影是因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故A錯誤;B、水中出現“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故B錯誤;C、放大鏡將文字放大是光的折射現象,故C正確;D、小狗經小孔形成“倒立的像”是因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故D錯誤.故選C. 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〢.固體很難被拉長,是由于分子運動造成的B.炎熱的夏天,在地面上灑水降溫是利用了液化吸熱C.一杯冰水混合物溫度沒有改變則其內能一定沒變D.打開醋瓶的瓶蓋后,屋里彌漫著醋味,這說明醋分子不停地運動【考點】GH:分子間的作用力;1K:蒸發及其現象;G6:溫度、熱量與內能的關系;GV:分子的運動.【分析】(1)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第34頁(共34頁),(2)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和沸騰,汽化過程吸熱;(3)物體吸熱,溫度不一定升高,如晶體熔化、液體沸騰等;(4)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組成物質的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解答】解:A、固體和液體很難被壓縮是因為分子間存在很大的斥力,而不是由于分子運動造成的,故A錯誤;B、炎熱的夏天在地面灑水降溫,這是利用了水的蒸發吸熱,與比熱容無關,故B錯誤;C、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加,但溫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體在熔化過程,吸熱,內能增加但溫度不變,故C錯誤;D、組成物質的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打開醋瓶的瓶蓋后,分子不斷運動而擴散到空氣中,所以鼻子很快就能聞到醋味,這說明了分子的無規則運動,故D正確.故選D. 4.無線充電是一種增加手機續航時間的方式,如圖甲.其技術的原理是,電流流過送電線圈產生磁場,受電線圈靠近該磁場時就會產生電流,給智能手機充電,如圖乙.受電線圈處用到了圖哪個實驗的原理( ?。〢.B.C.D.【考點】CP:電磁感應.【分析】無線充電器是指利用電磁感應原理進行充電的設備,原理類似于變壓器.在發送和接收端各有一個線圈,發送端線圈連接有線電源產生電磁信號,接收端線圈感應發送端的電磁信號從而產生電流給電池充電;分析各圖中實驗原理分析解答.【解答】解:第34頁(共34頁),從題意中知道,手機背面的線圈,能將底座產生的變化的磁場轉化為電流給手機電池充電,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工作的;A、此圖是研究電磁鐵磁性強弱與電流的有無的關系的實驗,故不符合題意;B、圖中是奧斯特實驗,說明通電直導線周圍存在磁場,是電流的磁效應,不符合題意;C、圖中是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能夠產生感應電流,是電磁感應現象,符合題意;D、圖中給線圈通電,線圈會轉動,說明通電導體受到磁場力的作用,不符合題意故選C. 5.在蹦床比賽中,運動員從空中落到蹦床上并將蹦床下壓到最低位置的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〢.運動員的慣性越來越大B.運動員的重力勢能一直在減小C.運動員剛要接觸到蹦床時速度最大D.蹦床被壓到最低位置時,運動員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考點】6R:平衡力的辨別;6L:慣性;FN: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分析】(1)慣性是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2)重力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高度有關;(3)對運動員進行受力分析,結合能量的轉化判斷速度的大??;(4)一對平衡力必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解答】解:A、慣性的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運動員的質量不變,所以慣性大小不變,故A錯誤;B、運動員從空中落到蹦床上并將蹦床下壓到最低位置的過程中,高度一直減小,所以重力勢能一直減小,故B正確;C、運動員剛要接觸到蹦床時,還未受到蹦床的彈力,因此運動員仍會做加速運動,此時速度不是最大,故C錯誤;第34頁(共34頁),D、蹦床被壓到最低位置時,支持力(蹦床的彈力)大于運動員受到的重力,所以運動員會被向上彈起,由于重力和支持力大小不相等,所以它們不是一對平衡力,故D錯誤.故選B. 6.如圖,用水平拉力F拉上表面粗糙程度各處相同的物體A,使其在水平地面上勻速運動,當物體B靜止不動時,與水平繩相連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變.關于該狀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不計繩和彈簧測力計重)( ?。〢.A對B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B.B對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C.B對A的摩擦力與水平拉力F的合力為零D.彈簧測力計對B的拉力等于于A對B的摩擦力【考點】7D:摩擦力的大?。痉治觥浚?)當兩物體發生相對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2)一般情況下,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反;(3)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時,受平衡力作用,即合力為零.【解答】解:A、因為AB之間發生相對滑動,因此A對B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故A正確;B、因為A在水平面上作勻速直線運動,因此A受到地面對A和B對A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則A對B的摩擦力水平向右;故B錯誤;C、B對A的摩擦力和水平地面對A的摩擦力與水平拉力F的合力為零,故C錯誤;D、由于B處于靜止狀態,因此B受到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等于A對B的摩擦力,并且二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故D正確;故選AD. 7.如圖,用滑輪組提升重物時,將重60N的物體在10s內勻速提升了3m,已知動滑輪重為10N(不計繩重和摩擦),則提升重物的過程中正確的是( ?。┑?4頁(共34頁),A.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60%B.繩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為30NC.提升物體的過程中所做額外功為60JD.繩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為21W【考點】F4:滑輪(組)的機械效率;7!:滑輪組繩子拉力的計算;FF:功率的計算.【分析】由圖可知,滑輪組繩子的有效股數,根據s=nh求出繩端移動的距離,不計繩重和摩擦,根據F=(G+G動)求出繩子自由端拉力F的大小,根據W=Fs求出拉力做的總功,利用P=求出繩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根據W=Gh求出有用功,總功減去有用功即為提升物體的過程中所做額外功,利用η=×100%求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解答】解:由圖可知,n=2,則繩端移動的距離:s=nh=2×3m=6m;B、不計繩重和摩擦,繩子自由端拉力:F=(G+G動)=(60N+10N)=35N,故B錯誤;D、拉力做的總功:W=Fs=35N×6m=210J,繩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P===21W,故D正確;C、有用功:W有=Gh=60N×3m=180J,提升物體的過程中所做額外功:W額=W總﹣W有=210J﹣180J=30J,故C錯誤;A、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100%=×100%≈85.7%,故A錯誤.故選D. 第34頁(共34頁),8.如圖甲是燈泡L和電阻R的I﹣U關系圖象.將L和R以兩種不同的方式接在同一電源上,如圖乙和丙.若乙圖中U1:U2=m,丙圖中I1:I2=n,則下列關系式中正確的是( ?。〢.m=nB.m<nC.m>nD.mn=1【考點】IH:歐姆定律的應用.【分析】圖乙中,燈泡與電阻串聯,U1:U2=m;圖丙中,燈泡與電阻并聯,I1:I2=n,分別根據串聯電路的電壓規律和并聯電路的電壓規律求得兩電阻之比,然后即可得出結論.【解答】解:在圖乙中,燈泡與電阻串聯,電路中的電流相同,由歐姆定律I=可知,當電流相同時,電壓與電阻成正比,又因為U1:U2=m,則==m,在圖丙中,燈泡與電阻并聯,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同,由歐姆定律I=可知,當電壓相同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又因為I1:I2=n,則==n,即:=,由圖象甲可知,燈泡電阻隨電壓增大而減小,所以RL乙小于RL丙,所以:<,即m<,即mn<1,故AD錯誤;由乙圖可知,在電流相同時,U1>U2,則U1:U2=m>1,由于m<,則n<1,故m>n,故C正確,B錯誤.故選C. 二、填空作圖題(本題共6個小題,每空、問1分,共12分)第34頁(共34頁),9.一節干電池電壓為 1.5 V;生活中安全用電的原則是: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 靠近 高壓帶電體.【考點】I1:電壓;IV:安全用電原則.【分析】(1)要記住一些生活中常見的電壓值,如:一節干電池的電壓是1.5V;一節鉛蓄電池的電壓是2V;家庭電路的電壓為220V;動力電壓為380V;對人體安全的電壓為不高于36V;(2)安全用電原則為: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解答】解:一節干電池的電壓是1.5V;安全用電原則為:不接觸低壓帶電體,不靠近高壓帶電體.故答案為:1.5;靠近. 10.如圖是2017年4月27日“天舟一號”和“天宮二號”成功對接的情景,對接后若以“天宮二號”為參照物,則“天舟一號”是 靜止 的;天空二號在太空中10min可以繞地球飛行約4000km,則它的飛行速度約為 24000 km/h,所以它大致90min可繞地球一周.【考點】6A:速度的計算;52:參照物及其選擇.【分析】(1)在判斷物體的運動靜止時,要看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是否發生改變,如果改變,物體是運動的,如果不變,則物體是靜止的.(2)根據v=算出平均速度.【解答】解:(1)在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飛船對接完成后,以天宮二號為參照物,“天舟一號”飛船相對于天宮二號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所以是靜止的;(1)天空二號的飛行速度約為:v===24000km/h.故答案為:靜止;24000. 11.有些小汽車的尾部設計有“導流板”(形狀是上平下凸,如圖),高速行駛時,氣流對導流板上表面的壓強 大于 對導流板下表面的壓強(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這樣 增大?。ㄟx填“增大”或“減小”)地面對汽車輪胎的摩擦力,從而使汽車的行駛更加平穩.第34頁(共34頁),【考點】8K: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分析】(1)對于流體來說,流速大壓強小,流速小壓強大,故據此分析即可判斷;(2)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解答】解:根據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可知,高速行駛時,導流板上方空氣流速慢、壓強大,下方空氣流速快、壓強小,氣流對導流板上表面的壓強大于對導流板下表面的壓強,這樣增大壓力的方式增大了地面對汽車輪胎的摩擦力,從而使汽車的行駛更加平穩.故答案為:大于;增大. 12.如圖,電源兩端電壓U=3V保持不變.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滑動變阻器滑片P在AB中點時,電壓表示數為U1,電流表示數為I1;當滑動變阻器滑片P移至B端時,電壓表示數為U2,電流表示數為I2.當開關S1、S2都閉合,滑動變阻器滑片P移至A端時,電流表示數為I3.已知:R2=1Ω,U1:U2=3:4,I2:I3=1:6.則I1:I2= 3:2 ,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滑動變阻器滑片P在中點時,通電1min,電路消耗的電能是 270 J.【考點】IH:歐姆定律的應用;J3:電功的計算.【分析】先畫出三種情況下的等效電路圖,根據歐姆定律表示出圖甲和圖乙中電壓表的示數即可求出兩電路圖中的電流之比,根據串聯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表示出電源的電壓結合電流關系即可求出R1、R3的阻值關系,根據電阻的串聯和歐姆定律表示出圖乙中的電流,根據并聯電路的電壓和電路特點以及歐姆定律表示出圖丙中的電流,根據I2:I3=1:6得出等式即可求出出R1、R3的阻值,根據W=t求出通電1min圖甲中電路消耗的電能.【解答】解: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滑動變阻器滑片P在AB中點時,等效電路圖如圖甲所示;第34頁(共34頁),當開關S1閉合、S2斷開,滑動變阻器滑片P移至B端時,等效電路圖如圖乙所示;當開關S1、S2都閉合,滑動變阻器滑片P移至A端時,等效電路圖如圖丙所示:因為I=,且U1:U2=3:4,所以:===2×=,因為電源的電壓不變,所以:===,解得:R3=2R1,因為串聯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所以圖乙中的電流:I2====,因為并聯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相等,且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所以圖丙中的干路電流:I3=+=+=+3A,由題知,I2:I3=1:6,所以I3=6I2,即:+3A=6×,解得:R1=1Ω,則R3=2R1=2×1Ω=2Ω,通電1min,圖甲中電路消耗的電能:W=UI1t=t=×60s=270J.故答案為:3:2;270.第34頁(共34頁), 13.2017年5月5日14:00,借助兩臺強有力的噴氣式發動機,國產C919大型客機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滑行,加速,當升力大于自重時沖破薄霧騰空而起.飛行高度為3000m,試飛科目有勻速直線巡航飛行,緩慢推拉油門,三向脈沖操作,小范圍滾轉,小范圍協調側滑等.整個過程利用無線電裝置將飛機內、外攝像頭拍攝的飛機起落架和艙內畫面及機身各個傳感元件采集的數字信息傳回到地面指控中心,實現了實時的數據跟蹤與分析.飛機仔江蘇省啟東市上空持續飛行79min后成功降落,圓滿完成飛行任務.值得重慶人民驕傲的是占全機身結構的30%左右的鋁鋰合金有我市西南鋁業加工廠獨家提供,有效的降低了飛機的重量,增加了飛機的使用壽命.C919的首飛成功標志著我國在商用飛機項目上獲得了重大突破,舉國人民無不感到歡欣與鼓舞.請指出與上述有關的物理現象,并指出對應的物理知識.(不得與示例重復)示例:物理現象:飛機獲得升力;物理知識:空氣流速越大,氣壓越小作答:物理現象: 噴氣式發動機??;物理知識: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究键c】2R:物理常識.【分析】可以從力的作用相互性、運動和力的關系、凸透鏡成像規律、電磁波的應用、客機的材料特點等角度找出相關信息及對應的物理知識.【解答】解:物理現象:噴氣式發動機;物理知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理現象:勻速直線巡航飛行;物理知識: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物理現象:飛機內、外攝像頭拍攝的飛機起落架和艙內畫面;物理知識: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物理現象:利用無線電裝置將飛機內、外攝像頭拍攝的飛機起落架和艙內畫面及機身各個傳感元件采集的數字信息傳回到地面指控中心;物理知識:電磁波的應用;物理現象:有效的降低了飛機的重量;物理知識:體積一定的物體,質量與密度成正比.故答案為:噴氣式發動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34頁(共34頁),14.在某家庭電路中,開關S控制燈泡L.請在圖中將開關S和燈泡L連接成照明電路.【考點】IO:家庭電路的連接.【分析】開關與燈泡串聯;家庭電路中,為了安全,要將控制燈泡的開關接在火線上,燈泡另一端接在零線上.【解答】解:燈泡與開關串聯,開關與火線相連,燈泡的另一端與零線相連.如圖所示: 15.如圖,F、F’是凸透鏡的焦點,P、P’是2倍焦距處,請畫出光線PA經經凸透鏡后的出射光線.【考點】B6:透鏡的光路圖.【分析】根據凸透鏡成像時,物體在二倍焦距處,所成的像是等大倒立的實像,像在二倍焦距處,所以過二倍焦距處的入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一定過另一側二倍焦距處,由此畫出折射光線.【解答】解:過二倍焦距處的入射光線的折射光線通過凸透鏡另一側二倍焦距處,如圖所示:. 三、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共22分)第34頁(共34頁),16.小安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將焦距為10cm的薄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線處,將點燃的蠟燭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至65cm刻度線處,蠟燭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圖.請結合此實驗完成下列問題:①如圖所示的實驗現象能夠說明 A 的成像特點.(選填選項前的字母)A、照相機B、幻燈機C、放大鏡D、潛望鏡②保持透鏡在50cm刻度線處不動,將點燃的蠟燭放在光具座上28cm刻度線處,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進行的操作及光屏上像的大小變化情況是 D?。ㄟx填選項前的字母)A、光屏左移,像變小B、光屏右移,像變小C、光屏左移,像變大D、光屏右移,像變大③保持如圖蠟燭和凸透鏡位置不動,把小安同學的眼鏡取下來放在凸透鏡的左側,將光屏移到77cm處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地像.小芳同學是 近視?。ㄟx填“近”或“遠”)視眼.【考點】B7: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分析】(1)物距大于2f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根據這個原理制成;(2)根據物近像遠像變大的特點分析,要使像變大,則應減小物距,并增大像距;(3)近視眼是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解答】解:(1)如圖所示,物距大于像距,此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能夠說明照相機的成像原理,故A符合題意;(2)保持透鏡在50cm刻度線處不動,將點燃的蠟燭放在光具座上28cm刻度線處,此時物距減小,則像距變大,像變大,光屏也向右移.故D正確;(3)保持如圖蠟燭和凸透鏡位置不動,把小安同學的眼鏡取下來放在凸透鏡的左側,將光屏移到77cm處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地像,說明此時的像距變大了,故該眼鏡有發散作用,為凹透鏡,能矯正近視眼.故答案為:(1)A;(2)D;(3)近視. 第34頁(共34頁),17.如圖甲,是李輝“探究冰塊熔化規律”的實驗,圖乙是根據實驗數據描繪出的該物質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①實驗中使用的溫度計是根據 液體熱脹冷縮 的原理制成的.②由圖乙可知,該物質是 晶體?。ㄟx填“晶體”或“非晶體”).③如果物質在單位時間里吸收得熱量相等,則物質在AB段的比熱容 小于?。ㄟx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質在CD段的比熱容.【考點】1F: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實驗.【分析】(1)常用液體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2)從圖象中辨別晶體與非晶體主要看這種物質是否有一定的熔點,即有一段時間這種物質吸熱,但溫度不升高,而此時就是這種物質熔化的過程.(3)結合熱量公式Q=cm△t進行求解,由表格可知AB段和CD段的溫度變化,從而可比較二者比熱容關系.【解答】解:(1)實驗中使用的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2)由圖乙可知,BC段時這種物質吸熱,但溫度不再升高,說明此時物質達到了熔點,正在熔化,因此這種物質屬于晶體;(3)由公式Q=cm△t得,c=,因為AB段和CD段物質的質量m相同,由圖象知,升高的溫度相同,都是4℃,加熱時間之比為1:2,所以吸收的熱量之比為,從而計算得比熱容之比為,所以該物質在AB段的比熱容小于CD段的比熱容.故答案為:(1)液體熱脹冷縮;(2)晶體;(3)小于. 18.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時,小麗提出如下猜想:猜想一:浮力的大小跟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第34頁(共34頁),猜想二:浮力的大小跟液體的密度有關;猜想三:浮力的大小跟物體的密度有關.(1)小麗用重為3.2N的物體A做了如圖甲、乙、丙的實驗,該實驗驗證了猜想 一 是正確的.實驗中,物體A浸沒時受到的浮力為 2.2 N,方向 豎直向上 ,物體A的密度為 1.45×103 kg/m3.(2)小麗驗證猜想二時,根據測得的實驗數據描繪出浮力與液體密度的關系圖,她分析后發現,由于誤將物體受到的拉力當做了浮力,導致圖象甲未經過坐標原點.由此可推斷: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系圖象應該是 丙?。ㄟx填“甲”、“乙”或“丙”).由此說明當其他條件相同時,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浸入的液體的密度成 正比?。?)為驗證猜想三,小麗選用了與物體A密度不同的物體B進行實驗,她將物體B逐漸浸入水中,容器中的水面上升至圖示O位置時,彈簧測力計示數變為0,如圖?。〕鑫矬wB,小麗又將物體A緩慢浸入水中,她在水面上升到 O點?。ㄟx填“O點之上”、“O點”或“O點之下”)位置時,讀取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以便判斷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密度是否有關.同組的其他同學認為小麗的這個實驗在操作上有一定的難度,不容易控制并有明顯的誤差,并提出了多種改進意見,你認為合理的是 B?。瓵、選兩個質量相等,密度不同的實心物體,分別浸沒在水中,比較浮力大小B、選兩個體積相等,密度不同的實心物體,分別浸沒在水中,比較浮力大小C、選兩個密度相等,體積不同的實心物體,分別浸沒在水中,比較浮力大?。究键c】8R:探究浮力大小的實驗.【分析】(1)分析圖1,觀察變化量和不變量,得出探究的因素;在同種液體中,物體所受浮力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V排越大,浮力越大;根據物體完全浸沒時測力計的示數,由F浮=G﹣F計算出完全浸沒時所受的浮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體的體積,根據密度公式求出物體的密度;(2)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有關,密度越大,浮力越大;第34頁(共34頁),(3)在探究浮力大小是否與物體的密度有關時,需使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和液體的密度相同,物體的密度不同.【解答】解:(1)由圖1知,物體浸在水中的體積不同,所受浮力不同,可知物體所受浮力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可驗證猜想一;且浸在水中的體積越大,測力計的示數越小,即所受的浮力越大,可得在同種液體中,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由圖丙知,物體浸沒時測力計的示數為1N,可知此時受到的浮力F浮=G﹣F=3.2N﹣1N=2.2N,浮力方向豎直向上;根據F浮=ρ水gV排,可知物體的體積為V=V排===2.2×10﹣4m3,物體的密度為ρ===≈1.45×103kg/m3.(2)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有關,密度越大,浮力越大,則拉力越小,故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液體密度的圖象與拉力與密度圖象是相反的,故選丙;由圖象可知,當其他條件相同時,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浸入的液體的密度成正比;(3)要探究浮力與物體密度的關系,需使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則應將物體A緩慢浸入水中,使水面上升到O點處,讀取測力計的示數;在探究浮力大小是否與物體的密度有關時,需使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和液體的密度相同,物體的密度不同,故應選用體積相同、密度不同的兩個物體,故選B.故答案為:(1)一;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2.2;豎直向上;1.45×103;(2)丙;正比;(3)O點;B. 19.小華和小明在“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器材如下:待測小燈泡(額定電壓為3.8V)、電源(電壓恒為6V)、滑動變阻器(20Ω1A)、開關各一只,導線若干.(1)他們將實驗器材連接成了如圖1電路,閉合開關后發現燈不亮,只有 電壓?。ㄟx填“電流”或“電壓”)表有示數.第34頁(共34頁),(2)小明想重新連接電路旁邊的小華攔住他,認為不用重新連接,只需改動一根導線,即可使電路連接正確.請你在應改動的導線上打“×”,并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在原圖上畫出正確的接法.(3)電路連接正確后,小明開始實驗.閉合開關電壓表示數為2.2V,則應向 B?。ㄟx填“A”或“B”)調節滑片,直至燈泡正常發光,電流表示數如圖2,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1.14 W.(4)在實驗過程中小明和小華還發現,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時,電壓表的示數很難準確達到3.8V.經過討論他們發現只要再(2)小問改接正確的電路上將電壓表改接到 滑動變阻器 兩端,就能減小實驗誤差.改接后能減小實驗誤差的原因是 燈泡正常發光時,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為6V﹣3.8V=2.2V,把電壓表并聯到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表量程應選擇0﹣3V,分度值為0.1V,故讀數更精確?。?)小明和小華通過分析認為,如果增加已知阻值的定值電阻R0,只利用一只電流表,通過簡單操作(開關S接“a”“b”各一次)就能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圖3甲、乙是他們設計的兩個電路圖,其中能完成測量的是電路圖 甲?。ㄟx填“甲”“乙”或“都可以”).(6)小明和小華還想探究“在電壓一定的情況下,電流與電阻的關系”,于是將(2)小問改接正確的電路中的小燈泡換成阻值分別為10Ω、8Ω、6Ω、4Ω的四個定值電阻,其余連接均不變.在實驗中,將4個定值電阻依次接入電阻,調節滑動變阻器使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保持某個值U0不變,為了能夠順利得到4組I、R數據,完成實驗,該電壓U0的取值范圍是: 2V﹣2.4V?。究键c】JF:電功率的測量;IH:歐姆定律的應用;IL: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實驗.【分析】(1)根據電流表和電壓表的連接方式分析;(2)電流表應串聯接入電路中;電壓表應與并聯接入電路中;(3)燈在額定電壓下正常發光,根據圖中電壓表小量程讀數,比較電壓表示數與額定電壓的大小,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及分壓原理確滑片移動的方向;根據電流表的量程讀出電流值,運用電功率公式計算額定功率.(4)根據串聯電路的電壓規律分析;(5)在沒有電壓表的情況下,定值電阻與電流表應起到測量電壓的作用,故先將電流表與定值電阻串聯,根據歐姆定律和并聯電路電壓的規律,移動滑片使燈正常工作,保持滑片位置不動,再通過開關的轉換測燈與定值的總電流,根據并聯電路電流的規律求出燈的額定電流,根據P=UI求出燈泡的額定功率;(6)根據電流表量程,確定電路中的最大電流,由歐姆定律和串聯電阻的規律求出變阻器連入電路的最小電阻;第34頁(共34頁),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和分壓原理,對變阻器連入電路的最小電阻和最大電阻分類討論,從而確定電壓表允許的取值范圍.【解答】解:(1)由圖可知,電壓表串聯接入了電路,電流表與燈泡并聯在電路中,故此時電流表示數為0,電壓表測量的是電源電壓,電壓表有示數;(2)由圖可知,此時的電流表與燈泡并聯在了電路中,電壓表串聯在電路中了,是錯誤的;電壓表應并聯到燈的兩端;實物圖如下所示:;(3)燈在額定電壓下正常發光,電壓表示數為2.2V,小于燈的額定電壓2.5V,應增大燈的電壓,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應減小變阻器的電壓,由分壓原理,應減小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電阻大小,故滑片向B移動,直到電壓表示數為額定電壓;圖2中,電流表使用的是0~0.6A量程,分度值是0.02A;故電流表示數I=0.3A;小燈泡的額定功率:P=UI=3.8V×0.3A=1.14W;(4)在串聯電路中,電源電壓等于各部分電壓之和;燈泡的額定電壓為3.8V,故電壓表量程為0﹣15V,分度值為0.5V,故讀數不精確;燈泡正常發光時,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為6V﹣3.8V=2.2V,把電壓表并聯到滑動變阻器兩端,當電壓表示數為2.2V時,電壓表量程應選擇0﹣3V,分度值為0.1V,故讀數更精確;(5)燈泡與電阻R0,并聯在電路中,電壓是相同的,當通過R0的電流與R0的阻值的乘積等于3.8V時,燈會正常發光;圖3甲中,當s接b時,測的是R0的電流,通過移動滑片,使電流表示數為:I==,根據歐姆定律,R0的電壓為3.8V,根據并聯電路電壓的規律,燈的電壓為3.8V,燈正常工作;保持滑片位置不動,s接a時,電流表測量的是干路中的電流,因電路的連接沒有改變,各電阻大小和電壓大小都不變,通過燈與定值電阻的電流也不變,故根據并聯電路電流關系可以求出燈泡的電流,根據P=UI能求出燈泡的額定功率,故圖丙可以;圖3乙中,s接a時,電流表不接入電路中,s接b時,測的是燈泡的電流,故無法測出R0的電流,不能求出電壓,不能求出燈泡的額定功率,故圖3乙不可以.第34頁(共34頁),故選甲;(6)把四個電阻串聯接入電路中,為了保護電流表,電路中的電流不能超過0.6A,故電路的最小電阻為:R小==10Ω,電路中接入4Ω的電阻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最小電阻為:R'=R小﹣4Ω=6Ω;設電壓表示數為U表,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變阻器的電壓U滑=U﹣U表=6V﹣U表,根據分壓原理:=,即﹣1=﹣﹣﹣﹣﹣①,因研究電流與電阻關系的實驗中,要保持電壓表示數不變,由①式得,方程左邊為定值,當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最小為R'=6Ω時,對應的定值電阻最小為4Ω,代入①得,﹣1=,U表=2.4V,即定值電阻兩端的最大電壓為2.4V;同理,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為20Ω時,對應的電阻最大為10Ω,代入①式得:﹣1=,U表=2V即定值電阻兩端的最小電壓為2V;故電壓表的取值范圍大小應滿足2V≤U表≤2.4V.故答案為:(1)電壓;(2)如上圖;(3)B;1.14;(4)滑動變阻器;燈泡正常發光時,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為6V﹣3.8V=2.2V,把電壓表并聯到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表量程應選擇0﹣3V,分度值為0.1V,故讀數更精確;(5)甲;(6)2V﹣4V 四、計算題(6+8+8=22分)20.圖甲是小燈泡L中的電流隨它兩端電壓變化的圖象.將小燈泡L接入圖乙所示的電路中,電源兩端電壓為4V且不變,電阻R的阻值為40Ω.求:第34頁(共34頁),(1)只閉合開關S,小燈泡L實際消耗的電功率P.(2)閉合開關S和S1,電流表的示數I.【考點】JE:實際功率;IH:歐姆定律的應用.【分析】(1)畫出當開關S閉合時,等效電路圖,由小燈泡L中的電流隨它兩端電壓變化的圖象讀出電流數據,根據P=UI可求得小燈泡L實際消耗的電功率;(2)當開關S和S1均閉合時,電阻與燈泡并聯,根據歐姆定律求出流經燈泡的電流,然后根據并聯電路的電流規律求得電流表的示數.【解答】解:(1)當開關S閉合時,等效電路如圖所示.由小燈泡L中的電流隨它兩端電壓變化的圖象可知:當U=4V時,IL=0.5A因此,圖中小燈泡L實際消耗的電功率P=UIL=4V×0.5A=2W;(2)當開關S和S1均閉合時,等效電路如下圖所示.因為:IR==0.1A,又因為:燈L與電阻R并聯,所以:I=IL+IR則:乙圖中電流表的示數第34頁(共34頁),I=IL+IR=0.5A+0.1A=0.6A.答:(1)只閉合開關S,小燈泡L實際消耗的電功率為2W.(2)閉合開關S和S1,電流表的示數為0.6A. 21.如圖甲是電熱水龍頭,即開即熱、冷熱兼用.如圖乙是它的電路原理圖,R1、R2為電熱絲,通過旋轉手柄帶動開關S在1、2、3之間接通對應的電路,從而實現冷水、溫水、熱水之間的切換.它的有關技術參數如表.求:(1)電熱絲R1的阻值?(2)熱水的功率看不清了,小明關閉了他家的其他用電器,當水龍頭放熱水時,正常工作3min,發現家中標有2000r/kW•h的電能表轉動了420圈,則燒熱水的功率是多少?(3)當S接2時,若水龍頭進水口的溫度為20℃,出水口的溫度為30℃,1min出水2kg,此時該水龍頭的電熱效率?[c水=4.2×103J/(kg•℃)]額定功率溫水2000W熱水額定電壓220V【考點】JK:電功與熱量的綜合計算.【分析】(1)根據R1的功率和電壓求解;(2)根據電能表的參數和轉過的圈數求出消耗的電能,根據P=求出功率;(3)根據W'=Pt求出消耗的電能,根據Q=cm(t2﹣t1)求出水吸收的熱量,根據η=求出效率.【解答】解;(1)由電路圖可知,當只有R1接入電路時,電阻較大,功率較小,此時為保溫檔,則R1的電阻為:R1===24.2Ω;(2)由題意可知,燒熱水時消耗的電能為:第34頁(共34頁),W=kW•h=0.21kW•h;工作時間t=3min=h,則燒熱水時的功率為:P===4.2kW=4200W;(3)當S接2時,只有R1接入電路,此時處于保溫狀態,則1min消耗的電能為:W'=P保溫t=2000W×60s=1.2×105J;水吸收的熱量為:Q=cm(t2﹣t1)=4.2×103J/(kg•℃)×2kg×(30℃﹣20℃)=84000J;此時該水龍頭的電熱效率為:η===70%.答:(1)R1的電阻為24.2Ω;(2)燒熱水的功率是4200W;(3)此時該水龍頭的電熱效率為70%. 22.如圖甲,水平地面上有一底面積為400cm2,重為2N的圓柱形容器(容器重和容器壁厚度不計),容器內盛有20cm深的水,一個量程選擇合適的彈簧測力計下端用細線掛著一個邊長為10cm的不吸水的正方體物塊緩慢放入水中,物塊的上表面與水面剛好相平,此時測力計示數為10N,如圖乙.已知在一定范圍內,彈簧受到的拉力每減少1N,彈簧的長度就縮短0.6cm.(g=10N/kg)求:(1)圖甲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是多少?(2)物體的密度是多少?(3)圖乙中從容器內向外緩慢抽水,直至物塊有一半浸在水中,此時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第34頁(共34頁),【考點】86: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2A:密度的計算;89:液體的壓強的計算.【分析】(1)已知甲中水的深度,根據p=ρgh求出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2)物塊的上表面與水面剛好相平時排開水的體積和其體積相等,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塊受到水的浮力,根據F浮=G﹣F′求出物體的重力,根據ρ==求出物體的密度;(3)水的體積加上物體排開水的體積然后除以容器的底面積即為圖乙容器內水的深度,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塊有一半浸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根據F浮=G﹣F′可知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進一步得出彈簧的拉力增加了量,根據題意求出彈簧的伸長量即物體下降的高度,進一步求出剩余部分水的深度以及剩余部分水的體積,根據m=ρV求出剩余的水的質量,根據G=mg求出剩余的水的重力,物塊受到水的浮力和物塊對水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二力大小相等,則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和水的重力加上物體受到的浮力,根據p=求出容器對桌面的壓強.【解答】解:(1)圖甲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甲=ρ水gh甲=1.0×103kg/m3×10N/kg×0.2m=2000Pa;(2)物塊的上表面與水面剛好相平時排開水的體積:V排=V=L3=(10cm)3=1000cm3=0.001m3,物塊受到水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001m3=10N,由F浮=G﹣F′可得,物體的重力:G=F浮+F′=10N+10N=20N,物體的密度為:ρ====2×103kg/m3;(3)圖乙容器內水的深度:第34頁(共34頁),h乙===22.5cm,物塊有一半浸在水中時,由F浮=ρgV排可知,F浮′=F浮=×10N=5N,由F浮=G﹣F′可知,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G﹣F浮′=20N﹣5N=15N,即彈簧的拉力增加了5N,因在一定范圍內,彈簧受到的拉力每減少1N,彈簧的長度就縮短0.6cm,所以,彈簧伸長了0.6cm/N×5N=3cm,即物體下降了3cm,而新的液面在物體高的中點位置,液面下降了3cm+5cm=8cm,剩余部分水的深度為22.5cm﹣8cm=14.5cm,剩余部分水的體積:V水剩=S容h剩﹣V=400cm2×14.5cm﹣×1000cm3=5300cm3,則剩余的水的質量:m水剩=ρ水V水剩=1.0g/cm3×5300cm2=5300g=5.3kg,剩余的水的重力:G水剩=m水剩g=5.3kg×10N/kg=53N,因物塊受到水的浮力和物塊對水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二力大小相等,所以,容器對桌面的壓力:F壓=G容+G剩水+F浮=2N+53N+5N=60N,容器對桌面的壓強:p===1500Pa.答:(1)圖甲所示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是2000Pa;(2)物體的密度為2×103kg/m3;(3)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1500Pa. 2017年6月17日第34頁(共3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