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數學公式或PPT動畫的文件,查看預覽時可能會顯示錯亂或異常,文件下載后無此問題,請放心下載。
2. 本文檔由用戶上傳,版權歸屬用戶,qqbaobao負責整理代發布。如果您對本文檔版權有爭議請及時聯系客服。
3. 下載前請仔細閱讀文檔內容,確認文檔內容符合您的需求后進行下載,若出現內容與標題不符可向本站投訴處理。
4. 下載文檔時可能由于網絡波動等原因無法下載或下載錯誤,付費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載的用戶請聯系客服處理。
網站微信客服:wwwQQBAOBAO
展開
單元綜合練(時間:120分鐘 滿分:120分)(教師用書獨具)一、閱讀理解(57分)(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19分)材料一:新媒體的媒介形態層出不窮,深刻地改變了原有的社會思維習慣、傳播方式和交往模式。新媒體對傳播時效的推進,加快了社會的整體節奏??旃澴?、高效率成為新型的生活方式。新媒體的全時性特點不得不使人們時時保持一種待命狀態。搜索引擎的出現對人們的思維習慣也帶來沖擊,譬如,上網搜索成為不少人解決問題的途徑,因而記憶策略也發生變化,更多的選擇記憶重要的信息點和信息的獲取路徑。新媒體的傳播方式對傳統傳媒形式是一種解構。其話語方式更多地表現出反規則、碎片化、去中心的特點。大量短小、碎片化的信息,解構現有的語法規則和話語結構,但是同時新媒體也通過對不同碎片的拼接,形成一種新的立體的全景式的圖景,在解構權威的同時也在建構新的話語體系。當然,傳播渠道的急速擴展,也必然造成冗雜、無效的信息充斥傳輸媒介,降低人們參與的熱情。新型移動終端的出現、物聯網等迅速發展,人與物的直接“對話”越來越常見?;ヂ摼W即時通信、視頻聊天技術的發展,使得人與人的交流變成了“人—物—人”的互動,手機、電腦成為很多人生活中的必需品。新媒體給社會交往帶來了方便,但在享受技術優勢時,也要防止人的異化,人創造了新的傳播技術,不該被自己創造的東西所控制,要防止為物所役。媒體形態的多元化帶來的最為直接的收獲就是表達渠道的擴展,每個人都被賦予了自我表達和社會參與的權利,都可以借助方便快捷的渠道使自己的聲音被傳遞。但是渠道的擴展并不一定會帶來良好的傳播效果,在眾聲喧嘩的時代,如何讓自己的聲音被聽到而不僅僅是能夠表達,成為新媒體帶來的新挑戰。同時,渠道的多元,要求傳播內容的豐富和高質量,而信息相對過剩與優秀資源的稀缺,是目前的新問題。新媒體造就的趨向無限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也可能會將人們引向精神的泯滅。一切處于矛盾中,等待著我們抉擇和妥善處理。(摘編自《網絡對思維方式及思想發展的正負面影響》)材料二:麥克盧漢在研究廣告時發現,信息時代的生產中,商品本身越來越具有信息的性質,成本中相當部分用于廣告預算。商品的好壞不僅取決于質量,并且越來越取決于它在消費者頭腦中所營造的形象。以旅行為例,旅行的過程與其說是在欣賞新的環境,不如說是在尋找已經在媒介里獲得的想象,用實物來驗證自己想象中的符號。于是“世界本身成為一個博物館,館中的藏品是在別的媒介里曾經見過的”。這些吉光片羽的論述,15
提出了電子媒介時代的一個重要特征——我們的世界被符號化了,我們所接觸的不再是世界本身,僅僅是一些象征符號。我們借助這些符號來構建起對世界的想象,建構起自己與世界的關系。比如一雙耐克的球鞋,在我們眼中,它并不只是一雙鞋,那個商標讓我們聯系到喬丹、美國、潮流——當然,它的價格也會比一般的國產球鞋貴很多,盡管它們很可能就出自同一家工廠。我們所消費的不僅僅是物質的商品,更重要的是它所象征的世界——一個建構的品牌故事。法國哲學家鮑德里亞進一步發揮了麥克盧漢這一思想。他提出,這個世界變成了一個擬像的世界,真與假很難區分。有時“假”的擬像甚至會比“真”的還要真,稱為“超真實”。比如電影《黑客帝國》就是按照這種哲學理念創作的。人們以為自己生活在花花世界,其實只不過是身上插著無數導管生活在營養液里,但是這個想象中的“母體”真實得讓人流連忘返,甚至不愿面對痛苦的現實。(摘編自《電子媒介時代世界認知的途徑》)材料三:在傳統社會中,社會教化主要通過家庭、學校、社會團體、教堂來實現。而在最近的半個世紀,大眾傳媒越來越成為社會教化的重要手段。國外的研究表明,從幼兒園到初中畢業的12年中,兒童要觀看長達5000小時的電視節目,從出生到大學畢業在電視機前度過的時間大約18000小時,而同期花在學習上的時間只有12000小時。媒介是現代社會生活的核心。從傳統的印刷媒介到不斷完善的電子媒介,它們和它們承載的信息成為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塑造著社會個體的認同。在此意義上,媒介成為現代社會人的社會化的重要途徑。媒介以其無處不在的影響,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與周圍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即人們很難做到真正自發地、不受媒介文化影響和媒介描述方式干預地來觀察和認識世界。媒介被稱為“第二課堂”,一方面邊緣化了家庭的教育角色,另一方面對體制化的學校教育形成沖擊和挑戰。媒介與信息的結合導致信息的極大豐富。面對不可確知的世界,除了用制度力量對信息傳播加以規范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大眾本身媒介素養以自救。所謂媒介素養是指使用和解讀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識、技巧和能力。澳大利亞在20世紀70年代將媒介素養教育作為抵制西歐和好萊塢流行文化的策略和方式,通過法令使媒介素養教育成為每一個學生從幼兒園到12年級教育的一部分。與此同時,美國也以教授批判性的收看電視技巧為切入點,開始了媒介素養教育,并逐漸納入教育體制。中國內地新聞傳播學界從1994年起,將公眾的媒介素養教育研究提上日程。媒介素養教育的初衷和目標即是培養公眾對大眾媒介動作的熟悉并保持批判意識,致力于對大眾媒介商業和宣傳手段、技巧進行公開揭示,以此來匡時救弊。因為大眾傳媒作為社會的信息系統,并非完全自足自為,而是組織的產物,有自身的利益訴求。隨著人們對媒介功能和影響的認識不斷深入,現在媒介素養教育的內涵,已經由單純抵制抗拒媒介的控制,逐漸擴展到增強對媒介認識、識別和運用能力提高的層面,15
即獲取、分析、評價與傳播各種形式的信息的能力。(摘編自陳力丹《提升媒介素養》)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新媒體的發展加快了社會的整體節奏,改變了人們的思維習慣,使得人們的記憶退化,只記住信息點和路徑。B.電子媒介時代,世界被符號化,人們僅僅借助抽象符號來建構起自己與世界的關系,去認識和了解這個世界。C.媒介成為現代社會生活的核心,被稱為“第二課堂”,它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處于無足輕重的邊緣地位。D.針對新媒體帶來的問題,材料一認為需要妥善處理,而材料三重點從提高大眾自身素養方面給出了建議。D [A項,“使得人們的記憶退化,只記住信息點和路徑”說法錯誤。原文中說的是“因而記憶策略也發生變化,更多的選擇記憶重要的信息點和信息的獲取路徑”,可見并不是“記憶退化”,只是“記憶策略也發生變化”;也不是“只記住信息點和路徑”,而是“更多的選擇記憶重要的信息點和信息的獲取路徑”。B項,“借助抽象符號”說法錯誤。原文中說的是“僅僅是一些象征符號。我們借助這些符號來構建起對世界的想象”,“象征符號”不是“抽象符號”,選項偷換概念。C項,“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處于無足輕重的邊緣地位”說法錯誤。原文說的是“媒介被稱為‘第二課堂’,一方面邊緣化了家庭的教育角色,另一方面對體制化的學校教育形成沖擊和挑戰”,將家庭的教育角色邊緣化和沖擊、挑戰學校教育,不等于“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處于無足輕重的邊緣地位”。]2.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在傳播方式上,新媒體的優點是能夠建立一種立體的全景式的圖景和建構新的話語體系。B.人們可能被自己創造出的新技術所控制,這是“人—物—人”的互動交流方式所導致的。C.有了發聲渠道并不能保證自己的聲音被聽到,因此要提高表達質量,使之成為優秀資源。D.信息時代,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加深在消費者頭腦中所營造的形象,是商品營銷的手段。B [B項,“這是‘人—物—人’的互動交流方式所導致的”說法錯誤。原文中說的是“但在享受技術優勢時,也要防止人的異化,人創造了新的傳播技術,不該被自己創造的東西所控制”,可見人可能被新技術控制,不一定是由“人—物—人”的互動交流方式導致的,選項強加因果。]3.下列現象和事件,不能體現具有“媒介素養”的一項是(3分)( )15
A.新冠肺炎疫情來臨,針對喝白酒、抽香煙能預防病毒的說法,有人查看其發布渠道,發現是朋友圈傳播,再向醫生求證,知道是假的。B.某位青年學生的手機中安裝《澎湃新聞》等權威媒體、知網等專業資料文獻網站、知乎等智能軟件,從大量信息中篩選有效信息。C.有人曾用手機不停地刷微信、發微博、打游戲,發現這會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降低了工作效率,在讀書和學習時主動關機。D.“小豬佩奇”卡通形象備受兒童喜歡,有人進一步改編,如塑造小豬佩奇文身、怪異發型等,一些家長及時屏蔽這種卡通形象。C [C項,“有人曾用手機……在讀書和學習時主動關機”不能體現“媒介素養”。原文中說的是:“所謂媒介素養是指使用和解讀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識、技巧和能力”,而選項中的內容屬于個人克制力,是個人品格素養,不屬于媒介素養。]4.請簡要說明材料一和材料三在論證結構上有何不同。(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俨牧弦徊捎貌⒘惺浇Y構,論述了新媒體影響的四個方面,每個方面又從正反兩方面闡述;②材料三采用層進式結構,先指出媒介的重要性,再說明媒介的具體作用及存在的問題,然后指出解決的辦法。5.面對新媒體帶來的挑戰,我們應該如何應對?請結合材料簡要回答。(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僬曅旅襟w對人們的正負面影響,積極發揮正面影響作用,消除負面影響。②揭示擬像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區別,直面真實的現實。③政府運用好制度的力量對信息傳播加以規范。④培養媒介素養,加強批判意識,能夠辨別和抵御大眾傳媒的不良影響。(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題。(19分)材料一:“融媒體”是充分利用媒介載體,把廣播、電視、報紙等既有共同點,又存在互補性的不同媒體,在人力、內容、宣傳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目前的融媒體環境,既有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合作共生,也有新舊媒體間內容、渠道、平臺、經營和管理等多方面的融合,從本質上講是以互聯網新媒體為核心的多元化媒介環境。融媒體語境下傳統文化的傳播特征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時效性與實效性。融媒體拓寬了傳統文化的傳播路徑,使其傳播效率和傳播效果獲得顯著提升。二是具有包容性與開放性。一方面,由于技術的變革創新,融媒體打破了舊媒介的生產方式和媒介間的壁壘,消融了傳受者之間的界限,體現了強大的包容性;另一方面,15
融媒體解構、顛覆了傳統媒介的傳播模式,使傳統文化的傳播范圍更廣、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三是具有多維性。傳統文化的傳播由單向的傳統媒介傳播模式發展成為多維交互傳播模式,網絡上的任何個體皆可進行信息的生產、傳遞、共享及反饋。中國孔子網融媒體平臺,是基于“一網一臺一館”(中國孔子網、孔子網絡臺和儒家文化數字館),以儒家文化為主題、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的新興融媒體傳播平臺。自上線以來,該融媒體平臺實現了網站、微信、紙媒、APP等交互媒體的深度融合、資源共享,打造了《儒學快訊》《儒學聯播》《儒林論道》《孔子會客廳》《傳承者》等多個品牌欄目。平臺還利用線上線下,全面創新文化活動落地方式,成功舉辦了“全球同祭孔”“中華經典吟誦大會”等大型主題活動,充分利用融媒體優勢進行線上線下傳播,用全新的手段和模式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嘗試,取得了良好效果。(摘編自李奕悅《融媒體語境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方式探析》)材料二:融媒體不同于過去單一媒體或者少量媒體的傳播,它實現了多種媒體形態在不同媒介中的傳播。在新時代綜合運用融媒體技術對傳統文化的宣傳和弘揚有著積極的影響。融媒體能夠有效記錄和保存傳統文化的原型,使宣揚傳統文化有據可依。作為傳統文化中物質文化的代表,文物的保護越來越受到重視。光明日報《館藏文物之痛:文物腐蝕的結與解》說明了我國館藏文物腐蝕嚴重,像敦煌莫高窟這些暴露在露天環境中的文物遭受的侵蝕更為嚴重。同樣,面對時間的洗禮,非物質文化更難傳承全貌,例如陜西的社火表演、剪紙藝術、皮影戲、秦腔、木板年畫、泥塑等,它們已經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但作為非物質文化,它們應該受到珍視和保護。融媒體可以通過圖像、視頻化、APP、H5、虛擬現實等技術完整保存這些岌岌可危的傳統文化。融媒體能夠拓寬宣揚傳統文化的渠道,提升社會影響力。融媒體革除了報紙、雜志等傳統媒體傳播手段單一的弊病,將媒體的傳播能力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融媒體產品的多樣化造就了其傳播方式的多元化,其中,文字、圖片不僅能在傳統紙媒上完美展現,更能通過客戶端、APP等大放異彩;視頻、音頻可以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廣泛傳播;H5技術不僅在視聽上滿足了用戶的需要,還能夠兼顧交互性和趣味性;現場云技術革新了傳統的采編發場景,使得“同步時空,還原現場”成為可能;虛擬現實技術在文物的數字化保護和復原工作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等等。融媒體還能夠使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迸發出新的活力。融媒體宣揚傳統文化不是簡單的展示與場景再現,而是在全新文化產品中融入現代科技元素和創作者感情。例如,新華社陜西分社創新性推出“穿越秦朝,當你的品位遇上兵馬俑”,H5,讓用戶通過涂鴉的方式創作出自己心目中的彩色兵馬俑,使得原本已經褪色的兵馬俑重煥彩色新妝,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線。融媒體技術還可以搭建溝通的橋梁,讓外來文化進入中國,15
同時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摘編自王碩剛、巨維博《融媒體視域下宣揚傳統文化的幾點思考》)材料三:目前,融媒體的發展呈現出良好的態勢,各種新媒體技術、新文化理念營造出了全新、多元的文化環境。應該利用融媒體技術加大對傳統文化的宣傳力度??梢岳没ヂ摼W等現代傳播媒介,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文學藝術、影視作品之中,激發民眾對歷史和文化的熱情,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大眾化和全球化傳播。在多元化的融媒體時代,依照以前的發展模式傳承傳統文化,已經不能適應當代的文化發展潮流。須以創新的理念不斷推陳出新,傳統文化才能在日新月異的環境中得到更好的發展。在泛娛樂化的今天,各大媒體為了追求利潤不惜采用各種手段博取關注,眾多娛樂節目讓人眼花繚亂,各種變態邪惡的故事隨處泛濫,網絡上各種惡搞短視頻屢見不鮮,普通民眾的品味變得越來越低俗不堪,這就亟待精英群體集體發聲。知識分子作為知識的傳承者,更應該肩負起引導傳統文化向著良好方向發展前進的義務。在融媒體時代,傳統文化只有與精英知識分子結緣,才能遠離媚俗,才能準確地將傳統文化的精神原貌傳達出來,又兼具娛樂性,滿足當代人對文化的高層次需求。(摘編自張瑞麗《融媒體時代傳統文化傳承的問題及策略研究》)6.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融媒體是一種新型媒體,它把不同的媒體進行全方位的整合,從而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合作共生和多方面融合。B.融媒體語境下,傳統文化的傳播具有多維性,網絡上的任何個體皆可進行信息的生產、傳遞、共享及反饋。C.融媒體使中華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迸發出新的活力,而傳統文化與融媒體的關系也日益密切,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依存。D.融媒體的發展呈現出良好態勢,把傳統文化融入文學藝術、影視作品之中,激發民眾熱情,實現傳統文化的大眾化傳播。A [A項,“它把不同的媒體進行全方位的整合,從而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合作共生和多方面融合”錯誤,由“在人力、內容、宣傳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目前的融媒體環境,既有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合作共生,也有新舊媒體間內容、渠道、平臺、經營和管理等多方面的融合,從本質上講是以互聯網新媒體為核心的多元化媒介環境”可知,不是整合“不同媒體”,是“在人力、內容、宣傳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15
7.根據材料,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新興融媒體傳播平臺能實現交互媒體的深度融合、資源共享,能用全新的手段和模式傳承優秀傳統文化。B.社火表演、剪紙藝術等非物質文化更難傳承全貌,利用融媒體保護非物質文化比保護物質文化難度更大。C.利用H5技術的交互性和趣味性,用戶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參與創作,創作出自己心目中的全新作品。D.在融媒體時代,媒體過分追求利益、普通民眾品味低俗等問題亟待解決,精英群體更應肩負起引導義務。B [B項,“利用融媒體保護非物質文化比保護物質文化難度更大”錯誤,由“同樣,面對時間的洗禮,非物質文化更難傳承全貌,例如陜西的社火表演、剪紙藝術、皮影戲、秦腔、木板年畫、泥塑等,它們已經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但作為非物質文化,它們應該受到珍視和保護。融媒體可以通過圖像、視頻化、APP、H5、虛擬現實等技術完整保存這些岌岌可危的傳統文化”可知,選項刪掉了修飾語“面對時間的洗禮”,并且原文是“融媒體可以通過圖像、視頻化、APP、H5、虛擬現實等技術完整保存這些岌岌可危的傳統文化”,而非“比保護物質文化難度更大”。]8.下列說法中,不能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3分)( )A.媒體融合為傳統文化的傳播提供了技術性的基礎服務,創新了傳統文化的傳播方式,擴大了其傳播的廣度。B.將全息投影技術運用在傳統文化的保護、展示、商業應用等多個方面,使傳統文化能突破時空的限制得以傳承。C.《中國詩詞大會》一經播出,就引起人們的強烈關注,受到一致好評,并掀起了全社會對傳統文化的學習熱潮。D.借助“活力網格”融媒體平臺,市民用手機APP上報各類問題,網格管理中心第一時間收到信息,及時反饋。D [D項,材料二的觀點是“在新時代綜合運用融媒體技術對傳統文化的宣傳和弘揚有著積極的影響”,“借助‘活力網格’融媒體平臺,市民用手機APP上報各類問題,網格管理中心第一時間收到信息,及時反饋”展示了融媒體的作用,但是不涉及對傳統文化的保護,不能作為論據支撐材料二的觀點。]9.材料二在論證上有哪些特點?請簡要說明。(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論證結構上,整體為總分結構,開頭提出中心論點——在新時代綜合運用融媒體技術對傳統文化的宣傳和弘揚有著積極的影響。主體部分從三個方面并列闡述,15
分別是:融媒體能夠有效記錄和保存傳統文化的原型,使宣揚傳統文化有據可依;融媒體能夠拓寬宣揚傳統文化的渠道,提升社會影響力;融媒體還能夠使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迸發出新的活力。論證方法上,主要運用了舉例論證。如:“光明日報《館藏文物之痛:文物腐蝕的結與解》”“文字、圖片不僅能在傳統紙媒上完美展現,更能通過客戶端、APP等大放異彩;視頻、音頻可以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廣泛傳播;H5技術不僅在視聽上滿足了用戶的需要,還能夠兼顧交互性和趣味性;現場云技術革新了傳統的采編發場景”“穿越秦朝,當你的品位遇上兵馬俑”等都是舉例論證。[答案]?、僬撟C結構上,整體為總分結構,開頭提出中心論點,主體部分從三個方面并列闡述。②論證方法上,主要運用了舉例論證。10.融媒體時代如何更好地傳承傳統文化?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儆伞白陨暇€以來,該融媒體平臺實現了網站、微信、紙媒、APP等交互媒體的深度融合、資源共享,打造了《儒學快訊》《儒學聯播》《儒林論道》《孔子會客廳》《傳承者》等多個品牌欄目。平臺還利用線上線下,全面創新文化活動落地方式,成功舉辦了‘全球同祭孔’‘中華經典吟誦大會’等大型主題活動,充分利用融媒體優勢進行線上線下傳播”“融媒體不同于過去單一媒體或者少量媒體的傳播,它實現了多種媒體形態在不同媒介中的傳播。在新時代綜合運用融媒體技術對傳統文化的宣傳和弘揚有著積極的影響”等句,可以看出媒體、傳播者應綜合運用融媒體技術。②由“融媒體的發展呈現出良好的態勢,各種新媒體技術、新文化理念營造出了全新、多元的文化環境。應該利用融媒體技術加大對傳統文化的宣傳力度??梢岳没ヂ摼W等現代傳播媒介,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文學藝術、影視作品之中,激發民眾對歷史和文化的熱情,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大眾化和全球化傳播”等句,可以看出應更新理念,創新發展模式。③由“在泛娛樂化的今天,各大媒體為了追求利潤不惜采用各種手段博取關注,眾多娛樂節目讓人眼花繚亂,各種變態邪惡的故事隨處泛濫,網絡上各種惡搞短視頻屢見不鮮,普通民眾的品味變得越來越低俗不堪”可以看出,普通民眾應自覺提升文化品位,增強辨識能力。④由“各大媒體為了追求利潤不惜采用各種手段博取關注,眾多娛樂節目讓人眼花繚亂,各種變態邪惡的故事隨處泛濫,網絡上各種惡搞短視頻屢見不鮮,普通民眾的品味變得越來越低俗不堪,這就亟待精英群體集體發聲。知識分子作為知識的傳承者,更應該肩負起引導傳統文化向著良好方向發展前進的義務。在融媒體時代,傳統文化只有與精英知識分子結緣,才能遠離媚俗,才能準確地將傳統文化的精神原貌傳達出來,又兼具娛樂性,滿足當代人對文化的高層次需求”可以看出,精英群體應引導傳統文化向著良好方向發展。15
[答案]?、倜襟w、傳播者應綜合運用融媒體技術。②更新理念,創新發展模式。③普通民眾應自覺提升文化品位,增強辨識能力。④精英群體應引導傳統文化向著良好方向發展。(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題。(19分)材料一:歷史地理學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國最早的地理學著作《禹貢》。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實際產生在戰國后期?!队碡暋冯m以記載傳說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狀況為主,但也包含了對以往地理現象的追溯,含有歷史地理學的成分。成書于公元1世紀的《漢書·地理志》對見于典籍記載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國、歷史政區、地名、河流、山嶺、古跡等都做了記載和簡要考證,并不局限于西漢一朝。作者班固比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記載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國歷史地理學研究初具雛形。同樣,成書于公元6世紀的《水經注》也從傳世的數百種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證和研究。今天,我們之所以還能知道先秦的某一個地名在現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漢以降的疆域范圍,能夠大致了解黃河早期的幾次改道,都離不開這兩種著作。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權的興衰、疆域的盈縮、政區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斷發生;黃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頻繁決溢改道又經常引起有關地區地貌及水系的變遷,給社會生活帶來相當大的影響。中國古代繁榮的文化使這些變化大多得到了及時而詳盡的記載,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間和時間中所發生的變化是如此復雜,已不是一般學者所能隨意涉足,因而產生了一門專門學問——沿革地理。沿革地理研究的內容關系到國計民生,也是治學的基礎,例如歷史地名的注釋和考證、歷代疆域和政區的變遷、黃河等水道的變遷,特別是與儒家經典和傳統正史的理解有關的地理名稱和地理知識,都被看成是治學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達到高峰,很多乾嘉學者致力于此。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歷史地理學,二者不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質的區別。就研究內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區、地名和水道的變遷,后者卻涉及地理學的各個分支。就研究的性質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對現象的描述和復原,很少涉及變化的原因,后者則不僅要復原各種以往的地理現象,而且要尋找它們變化發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規律。由于產生于西方的現代地理學在中國的傳播很遲,加上我國缺乏全面系統的科學基礎,中國沿革地理雖然早已成為專門學問,卻一直未形成新的學科。歷史地理學則有自己獨立的學科體系和理論,是現代地理學的一部分。顯然,歷史地理學形成和發展的一個決定因素是現代地理學的建立,中國到20世紀初葉才逐漸具備這一條件。中國沿革地理向歷史地理學的發展是30年代以后才開始的。由顧頡剛等發起的學術團體禹貢學會及其主辦的《禹貢》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發展沿革地理為宗旨。1935年,《禹貢》開始以TheChineseHistoricalGeography(中國歷史地理)作為刊物的英語名稱,這說明禹貢學會的學者們已經受到現代地理學的影響,15
產生了將傳統的沿革地理向現代的歷史地理學轉化的愿望。新中國成立后,對學科發展滿懷熱情的學者及時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學的歷史系以歷史地理學取代了沿革地理。到上個世紀60年代中期,中國歷史地理的研究機構和專業人員已經粗具規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歷史地理學者繼承和發揚沿革地理注重文獻考證的傳統,充分運用地理學和相關學科的科學原理,引入先進的理論、方法和技術,不斷開拓新的學科分支,擴大研究領域,在歷史地圖編繪、行政區劃史、人口史、區域文化地理、環境變遷、歷史地理文獻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顯著成績,有的已居國際領先地位。中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在整體上達到一個新的水平,標志著這門具有悠久傳統的學科迎來了一個向現代化全面邁進的新階段。(摘編自葛劍雄《中國歷史地理學的發展基礎和前景》)材料二:歷史地理學在以空間為研究對象的地理學的龐大家族中,具有獨特性,即空間過程和時間過程相結合。英國近代地理學創建人麥金德,主張地理學者應當嘗試重建過去的地理,如果不是這樣,地理學就只是當代現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時間的尺度,才能考察變化的過程,并顯示出今日的地理只不過是一系列階段的最新一個階段。歷史地理學把空間和時間結合起來的特征,體現了發生學原理的應用,意味著對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空間關系的研究,要從產生、形成、演變的過程來探尋其規律,這是近現代科學的重要特征。而地理環境的演變往往需要經歷漫長的時間過程,如長江三峽、黃土高原、長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變,時間之漫長達到十萬至數千萬年;我國許多城市的興起距今已有1000年,而像武漢如從原始部落聚居算起,距今已達4000~5000年,從原始城址的出現算起距今也有3100~3600年。這種形成的演變過程,只有全面系統地進行觀察和研究,才能探尋出規律性的內容。有了客觀的規律,方能預測其未來的發展趨勢。(摘編自劉盛佳《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對象》)1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禹貢》和《漢書·地理志》都對以往的地理現象做了追溯,包含沿革地理的知識,也含有歷史地理學的成分。B.沿革地理在中國古代較為發達,是因為古代學者需要借助它來開展儒學和歷史研究,但它并沒有獨立的學術空間。C.學科意義上的歷史地理學興起于西方,它的研究體現了發生學原理的應用,最能彰顯現代地理學的科學特征。D.地理環境由自然環境和城市環境構成,兩者的形成和演變都遵循一定的規律,而且都會經歷較為漫長的演變過程。A [B項,“沿革地理在中國古代較為發達,是因為古代學者需要借助它來開展儒學和歷史研究”強加因果,從材料一第4段中看不出選項中的因果關系。C項,“最能彰顯現代地理學的科學特征”分析錯誤,15
材料二第2段的表述是“這是近現代科學的重要特征”。D項,無中生有,選項中“地理環境由自然環境和城市環境構成”在文中沒有依據。]1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如果我們今天想要了解戰國時期某個諸侯國轄域的大致情況,《漢書·地理志》應是重要的參考書目。B.通過對比1935年《禹貢》半月刊所用的中英文刊名,可以看出這個刊物兼顧傳統與現代的學術視野。C.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歷史地理學的一些研究在國際上領先,主要得益于學科分支的開拓和研究領域的擴大。D.從歷史地理學的角度研究某一地區運河開鑿的路線選擇,可以為該地區未來的運河網規劃提供重要參考。C [C項,“主要得益于學科分支的開拓和研究領域的擴大”錯誤。分析材料一第6段可知,我國歷史地理學取得成就的原因不止學科分支開拓和研究領域擴大,也看不出二者是“主要得益于”的依據。]1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疇的一項是(3分)( )A.歷代州域形勢變遷研究B.赤壁之戰地名考釋C.隋唐時期海河水道研究D.黃土高原溝壑演變研究D [根據材料一第5段,“沿革地理”研究的主要內容為“疆域政區、地名和水道的變遷”“對現象的描述和復原”,A、B、C三項分別對應“疆域政區、地名和水道的變遷”,而D項“黃土高原溝壑演變研究”,更多的會側重分析演變原因與過程,因此不屬于沿革地理的研究范疇。]14.請結合材料內容,給歷史地理學下一個簡要定義。(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根據材料中對“歷史地理學”性質、特征的描述總結可以得出答案,具體表述可以有所不同。[答案]?、贇v史地理學是現代地理學的分支學科,②具有時空結合的特征,③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現象的產生、形成及其演化的過程為研究對象,④探尋這些現象產生、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規律。15.請簡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脈絡。(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通過對材料一分段的歸納和概括可以得出答案,具體表述可以有所不同。15
[答案]?、偈紫葘v史地理學進行溯源,以古代地理文獻引出傳統的沿革地理;②進而將沿革地理與歷史地理學對比,指出歷史地理學依托現代科學;③按年代介紹我國歷史地理學在現代以來的發展,以及改革開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二、語言文字運用(2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題。(13分)我決定步行回家。我喜歡走夜路,何況此時夜涼如水。我越過立交橋,走進了二環路西側人行道。這條環路是北京塞車最嚴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紅塵萬丈,車流緩緩,永遠像一條黏稠的河。不知不覺,我發現已經走到了朝陽門立交橋附近。忽然想起朝陽門里北街上有一家專賣門釘肉餅的小店——對,去吃門釘肉餅。這是個很小的小店,南北進深不足三米,東西長頂多十幾米,七八張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熱了,只有三四張桌上有人,每個人面前都有一盤門釘肉餅,烙得焦黃,滲著油光,讓人饞涎欲滴?!巴膺呑?,外邊有桌子,涼快?!笨次以诒P狼藉的幾張桌子之間猶豫,一個女孩子走過來,用手里的筷子和盤子向門外指了指,對我建議。店門外擺了幾張桌子,那里肯定涼快,可是我固執地挑了一張桌子坐了下來,讓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凈,然后要了六個門釘肉餅和兩碗小米粥。牛肉餅和小米粥很快都端來了,熱氣、香味混在一起,讓我食欲大振。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又心滿,又意足。16.下列各句中的破折號,和文中破折號作用相同的一項是(3分)( )A.李時珍花了二十多年時間,才編成這部藥學經典——《本草綱目》。B.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頭??!C.到山上打柴的記憶是幸福而快樂的——盡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種勞作。D.你不能用這么簡單的方式對待一個人——一個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B [文中的破折號表示語氣停頓。A項,表示解釋說明;B項,表示語氣停頓;C項,表示意思的轉換,跳躍或轉折;D項,表示補充說明。]17.比喻具有相似性,請據此對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所用比喻進行簡要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間某些相似之處,借一種事物來說明另外一種事物。作用:對事物特征進行描繪或渲染;用淺顯易見的事物對深奧的道理加以說明。解答時,定位原文語句,找出句子中的本體和喻體進行賞析即可。[答案]?、倬渲邪讶嚨穆繁茸黟こ淼暮?,體現了比喻的相似性;②路和河的形狀相似,車流和水流相似;③塞車時汽車行駛緩慢,和河水因雜質多而黏稠時流動緩慢相似。15
18.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我心滿意足地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睆恼Z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我把餅和粥都一掃而光,又心滿,又意足”將“我”的心理狀態用兩個短句展示出來,強調了“我”的心滿意足,且原句的結構更加簡潔有力,適合用在文章的結尾,干凈利落。[答案]?、購娬{的重點不同:改句的重點落在“一掃而光”上,強調全部吃光;原句的重點落在“心滿意足”上,強調吃過肉餅之后的滿足感,更符合原文的邏輯。②適用的位置不同:改句用來結束文段,似乎話還沒說完;原句把“心滿意足”拆開放在句子最后,語氣舒緩,適合做段落的結尾。③語體風格不同:改句比較普通;原句更口語化,活潑俏皮,和整個文段的文風更和諧。19.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與早期的短信投票相比,微信投票成本更低、操作更簡單,在拉票者看來,①。如果微信投票活動偶爾為之,也許會為線上的人際交往增添些趣味??墒?,②,只會給人添堵。無論什么類型的評選活動,投票都應是自覺自愿的??稍谖⑿排笥讶糜堰M行拉票卻是一種赤裸裸的“友情綁架”。正如一位經常被拉票的網友所言:來拉票的不是親戚就是朋友,如果不答應,可能會被對方說小氣,“連這點小忙都不愿幫”。很多人就是在友情和面子綁架下,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段論述的是現今火熱的微信投票的優劣。解答時要注意聯系上下文,第①空注意“微信投票成本更低、操作更簡單,在拉票者看來”,表明極為方便,故可以填寫“不過是‘舉手之勞’”;第②空根據“可是”,這表明是一種轉折的關系,可以填寫“當大量拉票請求涌來時”;第③空處于句末,可以填寫“心不甘、情不愿地進行微信投票”之類的句子。[答案]?、俨贿^是“舉手之勞”?、诋敶罅坷闭埱笥縼頃r?、坌牟桓?、情不愿地進行微信投票20.下面兩段文字是對天津市開展的讀書活動的報道,請分別對兩個段落進行概括,擬寫兩個小標題。要求概括出主要信息,標題結構一致,簡潔流暢,每句不超過12個字。(4分)①今年8月15日起,天津市緊緊圍繞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15
推出十大類230項精彩活動,匯集全國200家出版單位10萬余個圖書品種,讓好書講述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成就?!拔液臀业淖鎳闭b經典閱讀活動、“書香中國閱讀有我”群眾活動、“我的書房書吧,我的夢”讀書征文、“文化名家談讀書”等豐富多彩的主題讀書活動,活躍在各區各街道、實體書店、讀書手機客戶端上,營造出濃濃的全城全民閱讀氛圍。②“農民讀書節”把讀書與脫貧致富、讀書與鄉村振興緊密聯系起來,讓實用類書籍開闊農民視野。走進天津的街道、社區、鄉鎮的黨群服務中心,首先看到的就是閱讀服務區,即便不去圖書館,也能滿足百姓休閑等各類日常閱讀需要?!拔覀冋腺Y源,促進文化資源向社區傾斜,推動基層設施、人員、活動、場地的統籌使用,重心下移,提升綜合效益?!碧旖蚴泻游鲄^友誼路街道主任、黨委書記楊林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解答此題,首先了解各段所表述的主要內容:段①主要敘述了天津市采取多種形式開展群眾讀書活動,段②主要介紹了“農民讀書節”的意義和閱讀場所的建設等。然后根據題干要求“標題結構一致,簡潔流暢,每句不超過12個字”加以提煉概括即可。[答案]?、賱撔滦问?,增強閱讀氛圍;②服務基層,滿足多元需求。三、寫作(40分)2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40分)有人說:“廢掉一個年輕人,只需要三樣東西就夠了。哪三樣呢?一根網線,一臺電腦,一部電話?!庇腥丝春髣t補充道:“廢掉一個年輕人,兩個辦法就夠了。給他一部手機,給他一個沙發?;丶腋饍炋?,看視頻。大腦廢了,四肢也廢了?!睂Υ?,某班將以“電子產品和網絡能否毀掉一個年輕人”為辯題,舉辦一次班級辯論會,請你以“正方”或“反方”的“一辯”的身份擬寫一篇辯論稿,選好角度,準備在辯論賽中進行主辯陳述用。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說理充分,論辯有力;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緦懽髦笇А俊 稗q論稿”,屬于演講的格式。寫作時,應注意以下問題:標題:點明中心,表明論題。稱呼:尊敬的評委老師、辯手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開頭:點明中心,可以技巧開頭。我方的辯論觀點是:陳述本方觀點。主體:層次清晰,角度深刻??煞终擖c引領。用典型的材料、有力的分析,使聽眾贊同。結尾:深刻有力,給人啟示和回味。15
客套語:本方主辯陳述完畢,謝謝大家!可以寫日期。不管是正方還是反方,文章都應是積極向上的,充滿正能量的?!痉段氖纠窟€以清名,施其功用尊敬的正方辯友,各位評委:大家好,針對本次辯題,我方觀點是:還網絡清名,施網絡功用。我們可以看到,有人以為“網線、電腦、電話”可以毀掉年輕人,是說網絡時代的誘惑更改現代生活。有人主張“手機、沙發”即可“廢”一青年,講的無非是懶惰與享樂主義的荼毒。事實如此嗎?我方不免要提出三個問題:是人用網還是網用人?被毀的年輕人,網絡是“主犯”還是誘因?究竟是什么毀掉了年輕人?網絡作為虛擬平臺,提供的是聯系外界的渠道,創造的是改變提升的路徑,載錄的是廣博豐盈的資源。如何使用,則在使用者本身。年輕人因缺乏正確的判斷與自我的約束能力而沉迷網絡,錯在人而非網絡,例如殺人犯持刀殺人,我們依法論罪的是人,哪里有處決刀的道理?同理,人不善用網而頹靡,怎么偏說是網“毀”了人呢?我們知道楊震拒金,一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流傳千古;我們感嘆蘇武牧羊,一生苦居異鄉歷盡艱辛亦不降敵;我們敬重文天祥面對高官厚祿,一心忠誠不易初心慷慨赴死。那么我們就明白,毀掉年輕人的從不是誘惑,而是一顆無法抵擋誘惑的心。所以我們要問,是什么讓網絡成了“罪人”?研究表明,沉迷網絡的年輕人大多自卑孤僻,難以面對真實生活,于他們而言,網絡承接了情緒外泄,建立了表達渠道,成為他們在某一維度里走出自我的契機。因此我們要說,網絡絕非青年成長的攔路石,而是教育失位的遮羞布、“替罪羊”。當我們冷眼旁觀,一句“網絡毀掉年輕人”來定義這個龐大的社會現象時,也就忽視了經濟飛速發展下一代人的迷惘與焦慮,掩蓋了親情的缺失和教育的失當,抹殺了年輕人精神世界里的空洞與茫然。我們將罪責歸咎于網絡,而輕易脫身。當網絡背負惡名,我們用什么來拯救迷失的年輕人?是時候承認了,網絡不能毀掉年輕人,當少年被摘下“網癮”頭銜,他們的內心方可展露,社會的缺失方可彌補。只有如此,才可在喧囂之中托迷途人歸岸,還網絡以清名,而施其功用。反方陳詞結束,謝謝大家?!久麕燑c評】 文章開篇即亮明觀點——還網絡清名,施網絡功用,語言簡潔有力。接著,便是深刻的靈魂三問,看待問題有深度,語言犀利,直擊靈魂深處。在接下來的論述中,作者活用課本內容,引經據典,顯示出較深厚的文學底蘊,也使自己的論述周密嚴謹??傊?,本文是一篇難得的佳作。15